2020年的進度條已過一半,但升學之路依舊漫漫。
受COVID-19影響,學校關閉,標化考試和實習改遠程,甚至被延遲取消,申請進程全被打亂了。原本安排好的計劃,突然受到重重阻礙,似乎只能宅在家閉關修煉。
你以為你現在能做的:
1. 考出滿意的語言成績
2. 參加實習提升背景
3. 開具學校成績單、完成成績認證
4. 獲得2-3封學術推薦信、1-2封非學術推薦信
你實際現在能做的:
1. 考出滿意的語言成績
2. 參加實習提升背景
3. 開具學校成績單、完成成績認證
4. 獲得2-3封學術推薦信、1-2封非學術推薦信
“可現在沒法和教授見面,要不到推薦信呀?!?/span>
試想,如果按部就班的等待標化考試恢復,七八月你將面對的不僅是千軍萬馬搶考位,還要同時準備考試、專業選校、推薦信、簡歷。你真的準備得過來嗎?
如今全面網課的情勢下,所有教授的課業輔導都通過郵件與網絡視頻進行,近期教授回郵件概率也大大提升,現在正是要推薦信的大好時機。
如何成功要到教授推薦信?
一般來說,申請美國高校碩士項目需要兩到三封推薦信。偏學術的項目,建議提供三個教授的推薦信;如果是偏工作導向的研究生項目,建議提供兩份教授推薦信與一份工作推薦信。
往年準備推薦信的高峰時段,由于許多熱門教授名額有限或查看郵件不及時,當面詢問的確比郵件詢問成功率高一些。
但今年情況特殊,所有人都需要通過郵件來溝通。因此,如何選擇教授、什么時候詢問、怎么溝通,就顯得格外重要。
1. 找誰要?
找與申請方向相關的教授。
1. 首選是近期合作過project或research的教授。
2. 其次是非常熟悉、且在其課堂表現突出(拿A)的教授。
3. 最后是不很熟悉,但在其課堂表現優異的教授。
選人的關鍵是,與該教授有比較頻繁的互動且他對你的表現有正面印象。畢竟對于教授來說,一年教授過的學生成百上千,拿A的也不是少數,與你共事的經歷越多,教授才會更清楚你的能力和優勢,寫出來的推薦信也更有分量。
2. 什么時候要?
一般申請提交的時間會在11月到2月期間,所以盡量需要保證教授在11月前完成推薦信的撰寫。秋季學期是學生集中扎堆要推薦信的時候,而教授一般每年會有出推薦信的名額限制,很有可能屆時出現來晚了要不到推薦信的尷尬處境。
剛結束的學期成績出來之后,如果你拿分不錯并且教授對你印象比較深,我們建議大家趁熱打鐵趕緊預定一份推薦信。鑒于今年7、8月也將迎來標化考試高峰,為了避免到時候忙于備考忘了推薦信事宜,現在越早準備推薦信也越好。
獲取推薦信是一個過程,并不是一封郵件就可以搞定的。一方面熱門教授的推薦信名額有限,你不一定在他的list里;另一方面,即使得到了教授的首肯,他也可能需要與你進行一段時期的溝通來確保他的推薦信內容符合你的申請方向。同學們一定要提前預留好時間和人選來準備。比如:選擇5名符合條件的教授,降低心理預期,逐步篩選,并且預留出至少一個多月的時間給教授寫推薦信。
3. 怎么要?
用郵件撰寫推薦信請求,并發送至教授本人的學校edu郵箱。建議郵件包涵以下內容:
1. 你的學術成就。在該教授的課上,你取得過怎樣優異的出成績,以及合作過什么項目。
2. 用誠懇的態度表明自己的申請方向與相關課外成就。
3. 說明申請學校的deadline日期。由于教授的撰寫時長不可控,同學們提前告知deadline比較保險。
后續教授可能會需要學生提供成績單、簡歷、選校列表甚至個人陳述等等,大家最好都能即使提供給教授,這樣教授才能寫出最為精準的推薦信。
對于申請時間充裕的同學
大二、大三的同學們準備時間相較充裕,但這個暑假也絕對不是玩樂的時候。推薦信是升學的硬性要求,早晚都要準備。如果拖到大四才開始物色教授,很容易陷入“成績不高、教授不熟”的境地。
現在大學對推薦信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申請者經常8-10所的選校list,無疑讓教授推薦信成為了更加具有難度和競爭性的申請材料。
清柚建議如果是大二大三的學生,盡早規劃升學方向與選校,以便確定推薦信教授人選。一旦有了人選目標,就“多表現”。特殊階段,既然無法當面交流,那就把握上網課答題環節和課后問作業的時候。關鍵是要讓教授記住你。
在表現較為突出的前提下,甚至可以提前詢問教授的推薦信標準,在結課的時候和教授確定是否可以幫忙寫推薦信。當然關系變熟只是附加分,最關鍵的還是好好學習,只有拿A才有底氣和教授要推薦信。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即便是上網課,也要爭取多與教授交流,努力拿到好成績,給教授留下好印象。希望大家都能利用好這段時間,收獲理想的推薦信!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